
45歲的老何是一名私營企業的老板,兩年前開始出現出現四肢麻木、肩臂及腰腿疼痛等癥狀,由于長期開車,他懷疑是頸腰椎病所致。通過檢查,醫生認為他的頸腰椎確實存在輕微勞損,但不至于如此疼痛。疼痛難忍的老何常常夜不能寐,他遍訪名中醫,貼了多種膏藥,疼痛還是越來越厲害。在一次體檢中,醫生發現老何患有糖尿病,估計已有3~5年病史,而且已經并發了周圍神經病變,肌肉神經已有損傷。 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結合科陳澤奇教授說,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疾病其發病率逐年上升,類似何先生這樣的患者在臨床上不占少數,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癥狀不典型,在臨床上有典型“三多一少”癥狀的患者僅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20%左右,加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與糖尿病的嚴重程度(血糖水平的高低)并不一定平行,所以致使大部分患者有了明顯的并發癥才發現患糖尿病,這樣往往延誤了病情。 目前對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發病原因和機理尚不完全清楚,所以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。臨床上單純采用降糖、補氣、養陰、溫陽、祛痰、活血等方法治療,療效不佳。以陳澤奇教授為主的課題組,根據何先生局部發涼的癥狀,在補肝湯的基礎上伍以丹參、桂枝、附片等組成藥方,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,何先生腰膝酸軟、肢體麻木、局部發涼等癥狀逐漸得到顯著改善。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和藏血。消渴日久,肝腎精虧則肝血不足,肝之華在爪甲,血虛不能濡養爪甲,則干枯脆薄。肝干竅于目,目失血養則眼花、視力減退等。肝主筋,筋失血養則肢體麻木,動作失靈,手足震顫,抽搐拘攣,屈伸不利等,這些都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癥狀相符,因此,調肝養肝、活血、祛風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和微血管病變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課題組根據臨床表現認為,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與中醫消渴合并脈痹痿證相近似。結合中醫傳統理論,積幾十年治療糖尿病周神經病變的經驗,采用養肝活血祛風法是治療該病的關鍵所在。在傳統補肝湯(補肝湯出自《醫宗金鑒》一書,是滋養肝血的代表方劑)基礎上,根據經驗加減形成“加味補肝湯”, 該方以養血補血的四物湯為基礎,伍以桑寄生、枸杞滋補肝腎,木瓜舒筋活絡,麥門冬養陰生津,酸棗仁養心安神,加用丹參活血化瘀,改善缺血缺氧狀態。 “加味補肝湯”通過清除自由基、減輕脂質過氧化,可明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圍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損傷,延緩神經病變進程,實驗室數據表明,該方劑對糖尿病大鼠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。截至目前,該課題組采用加味補肝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00余例,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程度按無、輕、中、重四級計分,同時觀察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變化。臨床觀察結果顯示,加味補肝湯對緩解頭暈眼花、筋脈拘攣、肢體麻木、疼痛等效果顯著。對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一定效果, 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較理想的方劑。